国内综合管廊建筑的发展趋势

2018年11月18日

最早的综合管廊建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为了解决重要节点的交通问题,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天津新客站综合管廊项目;二是为了特定区域的功能需要,如广州大学城、上海世博园等项目;三是为了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及为了探索综合管廊建设经验而建的项目,如上海张杨路等,这些都是政府直接出钱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约占目前总项目数量的15%。

由于综合管廊的建设特点,后来出现了诸多EPC模式建设和个别BT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如海南三亚海榆东路综合管廊EPC项目,珠海横琴管廊BT项目,这些约占总项目数量的10%。

 

近几年综合管廊的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大,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规划设计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虽然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总体状况是:任务不少、规划不严、规范不足、防水不一。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任务饱满,人员不足,水平参差不齐

 

2)上位规划缺失使综合管廊规划无据可依

 

3)标准化体系没有建立,标准化尚有很远的路要走

 

4)二级防水等级设计是否合适争议很大

 

 

国内管廊建设起步较晚,直到2015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近几年的管廊建设项目都还未进入全面运营管理期,运营管理方面也是经验不足、法规不全、平台不专、标准不一。

 

十三五是综合管廊的建设高潮期, “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等肯定要建设综合管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预计在2020年后将进入一个平稳的建设期,每年的建设规模将在800km左右。

 

以上就是国内综合管廊建设发展趋势的一个简略,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多关注必博Bibo综合管廊。